2018年06月15号
亲,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官方网站】!
010-87724862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科技究竟可以为艺术带来什么?

作者:朴松花 来源:国际艺术网 2014-11-20
 

      科技的革新和产品的多元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而这无疑给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今天,“笔者”将和您一起脑洞大开,看看科技究竟会给艺术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显而易见,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够让我们以更加轻松便捷的方式欣赏艺术。借助网络和移动设备,我们不用再担心糟糕的天气和难以跨越的时间、距离,就可以观看我们想看的展览。我们无需再花费大量的金钱,便能够在家里独自欣赏一场音乐会或者戏剧,享受艺术的欢愉。科技极大地改变了观众参与艺术的方式,而艺术机构也十分乐意顺从科技的潮流,向观众开放更为丰富的艺术作品。

 

      近日,英国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 )推出了Globe Player,用户能够非常方便地下载、观看戏剧;谷歌文化学院虚拟博物馆(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也通过网络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大量视觉艺术作品和珍贵馆藏;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机构(例如博物馆、美术馆等)亦开发了相应的APPS,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欣赏途径。

 

      许多艺术机构对于科技应用于艺术传播的前景颇为乐观。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和BBC联合开发了一个数字艺术平台“The Space”,其艺术总监Ruth Mackenzie曾说,“一般人每天看手机的频率不少于100次,可以想象,如果艺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即用艺术作品代替手机游戏会是怎样的情形。”然而,单纯表层的转变是全然不够的,更为深刻的发展命题在于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为数字艺术(digital art)确立新的原则,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其发展的可能性空间。“The Space”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对适用于移动数字终端的艺术创作进行公开选拔,如Mackenzie所言,“数字艺术之于21世纪的意义犹如电影之于20世纪;而我们正好抓住了这个机遇。”

 

      由此可见,科技正推动着艺术的边界不断扩展,在扩展的过程中,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更为自由,而观众的参与度更为显著,观众甚至成为创作者的一部分,艺术家和观众的互动关系之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正如布里斯托的一家跨界艺术片厂Watershed的导演Dick Penny所言,“科技进步使得观众能够在被动的传统艺术体验和更为主动、交互性的新兴艺术实践中做出选择”,而观众无疑倾向于后者。

 

      然而,新的艺术形式的兴起必然面临相当的困境。

 

      一方面,在观众与艺术家的交互和对话中,观众的反馈(例如网络点击量)逐渐成为评判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观众似乎逐渐掌握了对话的主导权,而观众本身的素质、观点和心态可能有失偏颇和浮躁,但艺术不应就此牺牲其高尚的品质和价值。无论外在的传播形式如何变化,艺术创作自有其根本性的创作理念和价值判断,艺术内容需要丰富,而不必面面俱到;艺术文化需要普及,而不能过度泛滥。

 

      另一方面,科技改变了我们欣赏艺术的方式,这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免部分损失了艺术作品所渴望呈现的价值蕴涵。例如舞台艺术,亲临现场不仅是对表演者艺术创作过程的尊重,而且是品味艺术价值的重要方式,网络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剥夺了我们体验艺术的真正乐趣。

 

      当艺术邂逅科技,其机遇和挑战深刻蕴藏在艺术家和观众的互动之中。爱因斯坦有言,“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回归到生活方式和思维本身,我们期待科技进步背景下更广泛的艺术实践,而我们相信,科技和艺术能够在冲突中实现共鸣,在对话中走向和谐。


(责任编辑:admin)